五官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央宝国际做一个懂艺术的妈妈,绘画妙 [复制链接]

1#
做一个懂艺术的妈妈:绘画“妙”在何处绘画“妙”在何处▍艺术家的绘画创新发展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一生创作了上万件作品。他很早就显示了出众的艺术才华,17岁已掌握了娴熟精湛的绘画技巧,但他的艺术创作并没停留在写实绘画阶段。他说:“我并非看着物体在绘画,而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在绘画。”他舍弃了欧洲传统绘画用固定单一视点的画法,创造了多视点的立体主义绘画。让不同时间、空间以及各种角度的物体所呈现的多样面貌表现在一个画面上。《正面的自画像》帕布罗·毕加索PicassoPablo(西班牙)《正面的自画像》这幅素描是青年毕加索19岁时的自画像,画面表现了他扎实的素描写实功底。他的素描技法纯熟,人物造型结实严谨,具备了写实艺术的精湛技艺。然而,毕加索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以毕生精力不断探索、改变自己,创作不同的艺术形式语言,成为一个一生多产而又多变的伟大艺术家。《画布前的艺术家》帕布罗·毕加素PicassoPablo(西班牙)《画布前的艺术家》这幅素描是毕加索57岁晚年的自画像。他用立体画派手法先将人物结构进行分解,然后再将拆解后的五官、人体结构重新进行组合,呈现超三度空间的视觉感。将现实的形象根据画家的感受,随心所欲地重新设计以配置,体现了绘画发展中的一种创新。毕加索的绘画创作还表现在以变形表现情感。他说:“没有人会爱一个女人爱到要去量她手脚的尺寸。爱完全是出自于一种感觉。”《仰天长嗦的母亲(格尔尼卡局部)》帕布罗·毕加索PicassoPablo(西班牙)《格尔尼卡》这幅创作是毕加索56岁时为年万国博览会西班牙馆绘制的壁画。画面表现格尔尼卡城遭到空袭后,画家在愤怒中创作的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巨幅画作。《仰天长嚎的母亲》这个人物是画面中的一个局部,表现战后一位母亲抱着死亡的孩子,身体向上伸展,仰天悲鸣的痛苦心情。扭曲变形的人物产生巨大的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写实绘画并不是衡量艺术家最高成就的唯一标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评价我国绘画大师齐白石老人曾对他的学生说:“作画在似与不似之间为妙,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段话如今已成为中国传统画论的经典名句。白石老人所说的“似与不似之间”究竟表达的是怎样的艺术境界呢?在世界美术发展史上,大致划分为三大体系,即东方美术、西方美术、原始美术。从艺术表现的基本思维方式看,东方美术重感性、重表现;西方美术重理性、重科学;原始美术重直觉、重想象。从艺术多元发展的现代艺术观念来看,就艺术创作的审美本质来说,齐白石所说绘画的“似”与“不似”并不能只停留在形象表现得“像”还是“不像”这个技法层面上,而应从绘画的本质方面去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观和价值观。绘画的审美本质从哪些方面体现呢?一般我们可以从4个方面去评鉴。(一)神韵绘画中的神韵,是指绘画形象内在的气质。我国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字东坡)留有名句“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主张作画要“神似”,作品要求形神兼备,形象具有风度韵美。如果我们评画只求形似,这种见解是低层次的,不过是儿童般的见解。“神似”便能深刻揭示物象的本质特征,塑造感人的艺术形象。因此无论画人物、花鸟、山水都应注意其神韵的表现。《簪花仕女图(局部)》周仿(唐代)《簪花仕女图》是我国唐朝著名画家周仿的代表作。作品画了6位生活于宫中的妇女形象。她们体态丰腴、服装华贵,但神情百无聊赖,表现出了贵妇们各种微妙的心态。如忧郁、感伤、悲叹、惆怅的样子。这是画中的一个人物,通过人物动态和表情表现她寂寞、倦怠的神情及无聊闲散的步态。《二祖调心图》石恪(五代)《二祖调心图》这幅画是我国五代时期著名画僧石恪的代表作。作品表现僧人打坐时进入禅境的神态。人物形象用工笔精勾细点面部,用大写意方式表现僧服,独创了工笔、写意画法结合的范例。体现舍形求意、舍表求神的传统笔墨精神。《一匹烦躁的马》秩名11岁(立陶苑)10多年前我看到《一匹烦躁的马》这幅儿童作品,它始终印在我脑子里久久忘不掉。画中那匹受了惊的马神情十分吸引我,它那只惊恐的眼睛,竖起的鬃毛,口中喷出四溅的口水,高高仰起头颅企图挣脱缰绳而发疯的神情,都画得十分精彩传神。儿童画画依靠直觉和想象,充分显示了原生艺术感人的魅力。(二)意境意境是指画面营造的境界情调。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说:“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即借景抒情,经过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的美的境界、诗的境界,这就叫做意境。”摘自《李可染画论》意境常表现为诗意的、蒙胧的、虚构的,一种似是而非的艺术感。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诗“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首诗表现一种伤感的意境,无法让人去想象真情实景,所以给人一种蒙胧的美感。《六柿图》牧溪(南宋)《六柿图》这幅画是我国南宋时期画家牧溪的作品。画面只画了一字排列的6个柿子,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营造出一种禅宗意境,作者通过画面意境引导人进入排除杂念,了悟人生的境界之中。《年轻的公牛》安德鲁·怀斯WyethAndrew(美国)《年轻的公牛》这幅画是美国超现实主义画家怀斯的作品。他具有非凡的绘画技巧,画中的每个细节都表现得精细逼真。作品中的公牛极其安静地站着,这种孤独感非常强烈。他的作品没有时间性,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情节,没有装饰,表现的是一个农场荒凉的世界,既简朴又高贵,令人永远注视着场景中的每一个细节。(三)寓意寓意是指作者通过作品寄托或隐含的某种思想和情绪。《鹌鹑游鱼图》朱耷(清)《鹌鹑游鱼图》这幅画是我国清代画家朱耷又称八大山人的作品。他一生经历坎坷,对清王朝满怀悲愤,性格狂怪、倔犟,常以诗文书画发泄内心积郁。这幅画表现一只鹌鹑在寒天中昂首向天,白眼看人的孤傲神态,它对池中两尾争斗的鱼不屑一顾,隐喻了作者对世间人们相互争斗的嘲笑。《桐荫图(局部)》唐寅(明)《桐荫图》这幅画是我国明代画家唐寅又称唐伯虎的作品。画面表现一个闭目养神,情调悠闲的人。寓意自己疏于功名,心灰意冷的情绪。《带蜂鸟项链的自画像》弗丽达·卡洛KahloFrida(墨西哥)《带蜂鸟项链的自画像》这幅画是墨西哥女画家弗丽达的作品。作者一生是个饱受精神和身体折磨的坚强女人,她用自画像形式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圣像,向世人宣告作为妇女殉道者的地位,一位女英雄的象征。她用荆棘项链唤起南美人对耶稣荆棘冠环的兴趣,而蜂鸟意味着死亡武士的复活精神。《死亡的焰火》保罗·克利KleePaul(瑞士)《死亡的焰火》这幅画是瑞士著名画家克利的作品。晚年他遭受德国法西斯迫害,心情郁闷而凄凉,他深受病痛折磨,手不再灵巧,使他的作品变得简化近于抽象。这幅画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幅作品。画面中央是死神的形象,用手托着夕阳,表达了画家急于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愿望。(四)情趣情趣是作者在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致和艺术风格,是绘画创作中作者的个性反映。《梅花图》朱耷(清)《梅花图》这幅画是我国清代画家朱耷又名八大山人的作品。此画笔简意赅地表现一支独放的梅花,笔墨简练到了极致,充分体现了作者孤傲独特的性格特征。《墨梅图》金农(清)《墨梅图》这幅画是我国清代画家金农的作品。他所画的梅花枝条繁茂,花朵盛开。密不透风的构图形式,着力表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繁荣景象。综上所述,优秀的美术作品,无论是经典的,还是大众创作的,都蕴含着作者对外物美的诠释和发自个人内心的感情。它是精神的产物,而不只是对客观世界的再现和描摹,它必然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儿童绘画也不例外,虽然他们还处在一生的某个阶段,各方面还不成熟,也不能与大师们的画作相提并论,但就艺术创作的本质来看,儿童的原始美术创造冲动,同样发自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感悟。由于他们没有框架的约束,不受任何干扰,所以才更自由、更单纯、更朴实、更本真地表现万物之美。这也是艺术创作所追求的真、善、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