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3日,是第二十个全国“爱耳日”,也是国际爱耳日,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策”。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平时您注意爱耳保护。
年3月,在*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号提案。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怎样
保护耳朵
1
预防耳内进水防止外耳道发炎
我们的外耳道深达2.5~3厘米,而且还不直,外耳道皮肤还有许多纤细的绒毛。游泳或洗澡、洗头时耳内进水,水不容易出来,会诱发急性外耳道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听力下降。
那么,一旦外耳道内进水了怎么办呢?你可以通过单脚垫脚蹦跳的运动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签把水吸出。
2
谨慎用药防止药物性耳聋
我们听觉的产生和耳内有一个叫耳蜗的结构密切相关,耳蜗结构中有一种毛细胞,他们起到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作用。
这些毛细胞非常娇弱,许多药物对它们都会造成伤害,像氨基糖甙类消炎药(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这种药物引起的耳聋被称为药物性耳聋。因此,在使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再慎。
3
感冒后耳朵疼痛要及时治疗
我们的耳朵和鼻咽部通过一个叫做咽鼓管的结构相通。这个管子的作用是调整耳朵内外的压力。上呼吸道感染可以顺着这个管子逆行感染耳朵引起急性中耳炎。
中耳内炎症如果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引起听力障碍,严重时还会引起中耳化脓性病变,甚至鼓膜穿孔。因此在感冒后耳朵出现问题要及时就医,切莫耽误病情。
4
听力突然下降要第一时间诊治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人的生活压力、精神压力明显增加,医学发现,与之相伴的一种疾病——突发性耳聋也明显增加。
突发性耳聋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还伴有耳鸣或者眩晕、耳内闷塞感。突发性耳聋开始治疗的时间与预后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应该在发病后7~10天内尽早治疗。
5
预防噪声聋很重要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最为明显。噪声引起的耳聋被称为噪声性耳聋,而且治疗起来难度很大,一旦出现还会有持续下降的过程。
噪声性聋主要是预防。如不要长时间大声戴耳机听音乐;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应该戴隔音用耳塞、耳罩,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休息时间等。
6
不正确的掏耳朵会损害耳朵
有人喜欢用手指甲、发卡、挖耳匙甚至铁签掏耳朵,这其实非常危险的,稍不小心就容易刺破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发炎、甚至会导致鼓膜穿孔,最终影响听力。自己掏耳朵时最好用棉棍沾上一些酒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
如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这时自己很难掏出来了,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
专家简介
杨龙,男,五官科主任、眼科主治医师,毕业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眼科诊疗工作,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应用最新的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眼病的经验。特别是在治疗视网膜脱落,*斑变性,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混浊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吴永刚,男,副主任医师,从事耳鼻喉疾病临床工作25年余,擅长鼻科、咽喉疾病和鼻相关疾病的诊治。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等相关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和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