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度又出事了医院却引入山寨 [复制链接]

1#

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日,有不少在上海求医的患者向媒体反映,自己通过百度搜索“医院”,去了在搜索结果中排名前列的“医院”进行就诊,花了大价钱看病后,病却没见好,医院复诊后,得到的诊断结果与“医院”大相径庭。

医院却引来“医院”

今年6月,浙江宁波的周女士想去上海复旦大医院看鼻炎。于是,医院的相关信息。她搜了“上海复旦大学耳鼻喉”“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等关键字,跳出来的第一条都是“医院”。

在网上填了相关信息后,立马就有工作人员跟周女士取得了联系。周女士称对方一直在暗示她,他们是专门看耳鼻喉科的一个分院。周女士于是相信了对方,医院进行了治疗。根据周女士的回忆,医生检查后告诉她,她患有鼻甲肥厚,需要做个微创手术。医院,手术费加治疗费、医药费等各种费用,她一共花费了上万元。直到姐姐陪着她去复查时,两人对医院这才起了疑心。

这时候,周女士医院。通过跟朋友打听,她找到了复旦大医院。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专家那边,他看了CT后说周女士是鼻窦炎,跟手术没有关系。他说,做这个手术和没做这个手术鼻窦炎都不会好的。因为周女士没有长鼻息肉这种需要手术的东西,只要吃药、喷药水就可以了。包括专家挂号费和药费,周女士在复旦医院总共花了多块钱。事后,周女士认为自己如果再谨慎点,说不定能避免这样的失误,同时她认为百度对她也是有误导的。

搜索出医院患者遭过度治疗

花了大价钱看病后,病却没见好,医院复诊,得到的诊断结果却大相径庭。同样遇上糟心事的还有陈女士,她在百度搜索“上医院”后出来的也是“医院”。

陈女士说,7月初她发现孩子的后脑勺鼓起了一个小包,医院建议来上医院看看。百度搜索后,跳出来的就是位于虹口区场中路的“医院”,于是,陈女士就带着孩子去那里就诊,医生诊断为:右枕后海绵状血管瘤,并当场给出了两种治疗方案。一种是动手术,还有一种治疗方案是国外引进过来的一种技术,只要打针就可以了。

陈女士夫妇当场交了1万5千多元,让孩子接受打针治疗。当天,陈女士又上网查询,发现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跟孩子的实际情况不太一样。

于是第二天,她带孩子前往医院检查,结果让她大吃一惊。因为那边给出的一个结果就是淋巴结很正常,孩子长大以后就会自行消除的。

搜索多关键词,医院排列靠前

为什么在百度上医院搜到的都是“医院”呢?“医院”在百度搜索上是怎样一种存在呢?

媒体记者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字:“上海红房子”,跳出的第一个结果就是医院,网页标题是:“上海复旦附属红房子妇科医生预约挂号平台”,而实际上,复大只是一家民营医疗机构,医院没有合作关系。

换一下关键词,搜索“五官科”,或者“医院”,复大的广告依然名列前茅,网页标题为“上海耳鼻喉医院”。名副其实的复旦附属医院倒是排在了第五位。再搜索正宗医院的地址“汾阳路83号”,或者搜索“中耳炎”、“面瘫”等病症名称,排名第一的搜索结果依旧是“医院”。

从其百度账号公开资料可以发现:医院共计注册有91个不同的网站主域,用于对应不同的关键字搜索。

9月4号下午,虹口区卫监部门也对医院进行了检查,他们表示,今年已收到多起针对该院的投诉,涉及过度诊疗、药价过高和违反诊疗常规等。

目前,该院已被处以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8分的处罚。根据规定,医院在一年的校验期内记满12分的将暂缓校验;在暂缓校验期内记分满6分,则将被吊销执业许可。

上海市工商局对医院立案调查

今天(9月9日)凌晨,百度官微发布声明,针对央视报道的“上海医院”推广一事进行了说明。

百度表示,上海医院的医院名称与上海医院的简称存在一定的语义相似性,误导了网民的就医选择。对此,百度深表歉意。

此外,百度表示医院品牌保护项目中,已经对上海医院进行了搜索结果保护,涉及相关搜索关键词达1多个。如用户在搜索“医院”、“复旦附属”时,医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