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已申请专利防新冠,耳鼻喉科专家发明咽拭 [复制链接]

1#
全国白癜风患者救助计划         http://m.39.net/pf/a_4621489.html

疫情期间,医院耳鼻喉睡眠医学中心张湘民教授研发申请了8项专利,其中有用于咽拭子采样及口咽检查的防护装置。

经测试,该装置能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助力医务人员更加科学精准进行咽拭子采样。

“一条龙”实现:咽拭子采集、口咽检查、防护、照明摄像

根据《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在医疗机构中,新冠肺炎或可存在因医疗操作产生气溶胶而发生空气传播的可能。

在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因患者来院检查、手术等诊疗过程中,鼻、咽、喉等呼吸道的直接暴露,成为医护人员防护难度高、感染风险大的高危科室之一。因此,口咽检查防护装置对医务人员和就诊患者而言非常重要。

“根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诊疗需求,以及疫情防控中大量的咽拭子采集任务,我研发设计了这个新型多功能防护装置。”张湘民介绍。

防护装置身材虽小巧,但功能齐全,有防护挡板,手持钳夹器具,防护挡板固定器,照明装置等构成部件,部件均采用医用材料制作或符合医用标准,可反复清洗消*使用。

防护挡板上还可加装配件,将功能延伸,如放大镜、无线传输的数码高清摄像头等。

该防护装置可以形成一个半封闭通道,取样完毕,退出器械,将咽拭子插入专用标本试管,并在折线处折断操作杆,再进行相关封闭消*作业即可。

张湘民表示,核酸检测是目前确诊新冠肺炎的主要检测手段,而采集咽拭子是其中重要一环。在采集咽拭子过程中,医务人员须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咳嗽、用力呼吸等均可产生大量飞沫或气溶胶,具有较高交叉感染的风险。

使用该防护装置可有效避免咽拭子采样及口咽检查过程受检者产生的飞沫和气溶胶对医务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疫情防控,咽拭子采样需防护新装置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虽有好转,但依然严峻,强调“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在外防输入方面,各个入境口岸及隔离观察区域有着大量的咽拭子采样任务。

同时,各地复工复产,医疗单位恢复正常的诊疗秩序,医院,因为有发热病人、上呼吸道感染病人,以及新冠肺医院门诊就诊,如果医务人员防护措施不足,便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特别是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眼科及呼吸科。

因此研发更加简便有效的咽拭子采样防护装置非常迫切。

据悉,该防护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制造成本低,医院门诊和病房进行咽拭子采样及口咽检查,也可用于各个入境口岸及隔离观察区域进行咽拭子采样及口咽检查。

张湘民表示,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为共同抗击疫情,张湘民已公开该专利的相关资料。

记者

任君飞编辑|尹蓁责编|黎晓心通讯员

简文杨李饶尧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转发也是抗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