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自我心理学教你如何观面识人心二 [复制链接]

1#

心理活动很多人都体现在脸上,

除非经过特殊训练的人,

因为心理活动都是经过脑子思考的,会不自觉的不经意的在面部体现出来的面部表情。

开放式身体语言

曾有一位著名心理学家认为,有时从人体与人体之间所形成的角度,

可以传达出许多能够表露他们之间关系和所持态度的无声信号,

人体之间相隔的距离的远近,与他们的亲疏程度有关。

比如:在正常的社交活动中,相互交谈的两个人站立时,身体所形成的角度般均为90度。

从这个角度你可以了解到他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是那种亲密无间的朋友,

他们所进行的谈话也不属于私人性质的谈话。

因为他们站立时身体所形成的角度已经明确地暗示出对第三方的邀请。

言外之意就是,第三方可以随时进入空出的一角,加入到他们的谈话之中。

而如果此刻再有第四方加入的话,他们便会站成一个矩形;

要是第五个人也加入进来,他们可能会站成一个圆形,

或会出现另一一个三角形.....为此,

这种谈话时所形成的站立角度可以说明他们的谈话性质,是属于一般性的社交谈话。

这种欢迎其他人加入谈话的角度所显示的信号,我们称之为开放式身体语言。

表示反感的身体语言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或反感的人。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反感的感觉时,如果这种心理不能用语言明示,他就会有意或无意地使用一系列的拒绝与反感信号。

例如,向对说话的人吐舌头。

有关研究人员认为,在谈话时一个人伸出舌头,表示对说话者的反感。

这一行为源于人在婴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当婴儿吃饱了奶水之后,就会将舌头吐出。

这种排斥的行为可以一直延续到人的成年期。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吐舌头这一行为所包含的具体含义,

也并未意识到它是一种表示反感的信号,只是简单地感觉到这种行为不礼貌罢了。

将舌头吐成这样,不是胜利,就是表示失败。

你一定还会注意到,有不少老师和家长们,因为孩子的不服管教会用双手捂住脸,深叹气或跺脚等类似的信号。

面对这些顽皮孩子,老师和父母们常用这些信号来表示自己对于他们的“叛逆”行为非常反感。

这些孩子的所作所为已经让老师或者家长感到有些忍无可忍了。

表示隐忍的身体表情

在现实生活中,你可能会见到过这样的场景:当你在同某人交谈时,对方时不时地用手在搓揉衣服上的线头或捋着衣缝。

这一动作表明他对于你的态度或观点并不赞同,但同时却又不便发表异议。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此时他的脸部是朝下的,而眼睛则往往是盯视着地面。

这已经充分地表明了,他此时此刻正在隐忍。

这种身体语言经常发生在与长辈交谈的晚辈、与上级交谈的下级的身上,他们使用的频率要大大超过常人。

保持这种动作的人在他人面前通常显示出一副“受气”的模样。

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动作反映出动作的发出者在刻意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时的消极态度。

还有几种相同含义的其他动作分别为抠树皮、抠墙、抠桌子的边缝等。

如果四周没有可触摸的东西,他还会抠自己身上的任何一件东西,比如指甲或者是背包之类的东西。

无论采取的是哪一种消极的身体语言,表示这种态度的明显特征就是沮丧地低着头,避开讲话人的眼睛。

所谓“五官”,指的就是“耳、眉、眼、鼻、口”等五种人体器官。在识人学上,

“眉毛”关系着健康、地位;

“眼睛”关系一个人的意志力、心肠;

“鼻子”关系一个人的财富与健康;

“嘴巴”关系一个人的幸福、食禄与贵人运;

耳朵关系一个人的寿命长与短。

人们为什么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在古代流传着这样一个“赌徒诈骗”的故事。

狡猾的赌徒们,先用小金额下赌注,并且密切观察坐庄人的反映,如果押中了,

就会发现坐庄的人瞳孔骤然扩大,于是他们就大大地加注。

结果坐庄的人输了钱还不知奥秘何在。

我们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到人的瞳孔变化与人的心理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一、不同的眼睛种类

眼睛是写在脸上的心,其地位可想而知。

眼波流转之间,心情纤毫毕现。

即便只是静止的双眼,也会透露性格的秘密。

下面是一些简单的参考,可助你读懂人心。从社会调查结果看,

可以对不同的眼睛类型作出如下概括/p>

两眼对称,外形稳定,与面部其他器官配合较为和谐。

这种人做事情中规中矩,能够合理安排调度自己的时间和工作,可以成为一个成功者。

眼窝深陷,眼球四周看起来有较大凹陷空间。

这种人比较深沉,考虑事情详细周到,但是尽管面面俱到,其人所经历的挫折也会接连不断。

眼球外凸,眼睛大而明亮。

这种人智商很高,个性很强,学习能力非常强通常是领头羊;

目光显露天真无邪的,其人缘较好,大家都喜欢这样的朋友,聪明又够意思。

目光比较敏锐的,属于能力很强的领导型人才,往往能够用自己的手腕控制局势,果敢坚决,是事业型人才。

清末民初的枭雄袁世凯就是这种特征,外国记者评论说:他有一双智慧而又充满魅力的眼睛。

他能被李鸿章赞赏为“当今之世,无出其右者”,也就不足为怪了。

眼睛偏小,眼睑外部下走,白眼球较多。这种人心思细腻,容易被评判为阴险狡诈,变化多端,不易把握;这种人做事情往往会出人意料,

不循常规;交朋友时会显得比较功利,不讲究人情。

长有“童子眼”的人有着较好的异性缘,我们都知道小孩子的眼睛是漆黑明亮的,

而一个成年人大多数都是棕黑色的,

要是一个人不管是眼珠还是眼球都偏向黑色那么常常能够得到前辈老师的喜爱。

而拥有这种眼睛的人,大多数都充满了童真,待人真诚,

这种人心无城府容易受骗,包括感情方面。

这种就是人们常说的“童子眼”。

二、眼睛不会说谎

灵魂何在?灵魂储藏在你的心中,闪动在你的眼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梅赛因说过,眼睛是了解一个人的最好工具。

此言不虚,语言可以说谎,但眼睛不会。

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在《离娄章句上》第15章中有一段通过观察人的眼神来判断人心善恶的论述/p>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

胸中不正,则眸子眨(眼睛昏花)焉。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藏匿)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p>

观察一个人,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办法了.眼睛掩藏不了他(内心)的邪恶。

心胸正直,眼睛就明亮,心胸不整,眼睛就浊暗。

孟子这段精彩的论述,说明了一个人的内心动向,必然会反映在他的眼睛里。

心之所想,不用言语,从眼神中就会找到答案,这是每个人无法隐瞒的事实。

常常有这种情况,有些人口头.上极力反对,眼睛里却流露出赞成的神态;

有些人花言巧语地吹嘘,可是眼神却表现出他是在撒谎。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丝毫不会掩饰你的学识、品性、情操、趣味、有趣的灵魂与审美观。

戏剧表演家、舞蹈演员、画家、文学家、诗人都着意于研究人们的眼睛,

认为它是灵魂的一面无情的镜子。一个敏锐的人,总是善于捕捉人们瞬息万变的眼神,洞察对方的内心。

三、眼睛是内心深处的一面镜子

它的类型是那么繁多/p>

心胸博大、为人正直的,

眼神明澈、坦荡;

心胸狭窄、为人虚伪的,

眼神狡黠、阴诈;

志怀高远的,眼光执著;

为人轻薄的,眼光浮动;因为克己,眼神内敛;

因为贪婪,眼神暴露。

正派而敏锐使眼光如利剑出鞘;

邪恶而刁钻则使眼光如蛇蝎蛰伏。渊博的人,眼中透出了悟;

无学的人,眼中似乎只存疑窦。自信者,眼神坚而毅;自堕者,眼神晦而衰。

也许你貌不惊人,眼小如豆,但它可以流露出华美的气质;

也许你美目流盼,但却可能有一-个蜷曲衰败的灵魂在其中沉睡。

作为一个生理器官,从眼睛还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p>

一个健康、精力充沛的人的眼睛通常明亮有力,眼睛转动灵活机警,眼光清晰、水分充足;

一个疲劳的人眼睛就会显得乏力无味、目光呆滞、眼光混浊;

一个乐观的人眼睛通常充满笑容,生活中充满了自信与希望。

我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为自己所爱的人奋斗与努力,在这鱼龙混杂的社会中保持着我们的本心。

愿你忠于自己,活的开心,笑得放肆。

愿你所踏之地尽是繁华,

所托之人都不曾辜负。

愿你胸怀坦荡,梦有所向

心有正义,眼眸比星辰还要明亮,

坚持比热爱更漫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