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骆津蓉,主任医师、原首都医院皮肤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系系务委员
一天出专家门诊,快到中午时,诊室进来一个中年女患者,熟门熟路地走到我的诊桌前坐下:“大夫,我在诊室外等了半天,终于看见您打开水去了,估计您有空了,所以赶紧进来想请您帮我看看。”“噢。您哪儿不舒服呀?”“我今天其实不是来看皮肤科的,我是来看五官科的。”她左右张望了一下,似乎有点不好意思。“哦?那您把皮科号退了吧。”“不不不,我原来找您看过病,就是特别相信您,所以,虽然是五官科的病,我也想听听您的意见。”她一脸真诚,让人不忍拒绝。“那,您说吧,我看看能不能帮到您。”“您先看看这个药,是治耳聋的么?”说着,她从包里取出一支腺苷钴胺。“对某些类型的耳聋是可以的,怎么啦?”“这个大夫您熟么?”她又取出一份病历记录。“挺熟的。”看着签名,我肯定地回答。“她水平怎么样?”她专注地盯着我问道。“很不错,在援非时还上过报纸呢。”我放下病历,抬头看着她,由衷地称赞道。“哦?那她开的药怎么不管用呢?”她脸上写满疑惑。“我刚刚仔细看了病历。这大夫很有经验,虽然我不能给您检查耳朵,但我相信她的诊断,给您用的这药是营养神经的,应该有效,至少对您的恢复有益。”“可是,我都打了19天的针了,一点都没有感觉到效果呢?”依然一脸不安,眼底流露出一丝失望。“千万别着急,越急越加重病情,越急越抵消疗效。这药的疗程是21天,您已经用了19天了,就算没有效果,也不差这两天了,所以,我建议您再坚持2天,很可能明天或者后天就见效了。没有足够的时间,好些效果是看不出来的。我打个比方,怀孕头三个月看不出来,不等于没怀孕,是吧?所以您不用着急,打完疗程,该见效时您自然就感觉到了。”“那好吧,我信您,我再打2天。”第二天上午,患者在诊室门口迎着我,高兴地说:“哎呀呀,正要找您呢,您说的可真准,今天打完第20针,我感觉一下就好了,左边那只聋的耳朵能听见了,明天我还打不打了?”“打,就最后一天了,完成全部疗程效果更好,巩固一下疗效。”“好勒好勒,我听您的。谢谢您!太谢谢您了!您帮我把把关,我这心里就特别踏实。”“不用谢不用谢,还是五官科大夫给您看好的呀,去谢谢她吧。您好了,她一定和您一样高兴!我们都为您高兴!”
“皮肤科平行病历征文大赛”正在进行,希望皮肤科医生通过详细的叙述,捕捉患者与家属的情绪、认知和心理变化,提升医生对于生死、疾苦的理解和回应患者困境的技能,使临床医学更加富有人性、更加充满温情,令医学人文精神回归。投稿邮箱:pingxingbing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