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哪位思想
TUhjnbcbe - 2024/10/31 19:41:00

儒家思想家荀子的观点。出自荀子《天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含义:“尧”和“桀”的历史典故被后世之人分别作为明主和昏君的象征,也作为盛世与乱世的指代。这句"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表达了荀子的唯物主义自然史观。这句话的意思是大自然,即天道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这样一个规律不会因为尧帝的圣明或者夏桀的暴虐而改变。

在荀子的主张当中,自然界看似变化无穷,神秘莫测,但是事实上有一套自己运行的规律,万事万物的发展都顺行这样一套规律。这套自然规则不会因为人是否喜欢或者厌恶而发生改变,我们所能做的便是顺应这一自然规律。

《天论》为儒家学说,作者是荀子。战国时期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诸子的思想犹如划破夜空的闪电一样耀眼夺目,但那个时代社会上一般人的思想与学者们所达到的高度尚有不小的差距,社会上的迷信思想还很严重。

荀子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作为当代大儒,他对整个时代的影响深远。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李斯和韩非以及汉朝政治家、科学家张苍都曾拜在荀子门下。

荀子在《天论篇》中,其实是要分别出人道和天地万物之道。《天论篇》中,荀子说到万物和人同样是由天所生,人的五官是天官,心是天君,都是出于天。但荀子更加强调的是,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怎样使用这天生的五官和心。在这个使用中,就有人道。人道就是成就人对天地万物的人事,人应当知什么,实践什么。所以,天所生的其他万物,人由天所生的五官,都只是荀子所说的人道的背景根据。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哪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