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团子妈育儿原创,欢迎个人评论分享
你觉得小婴儿认识自己吗?宝妈宝爸平时喜欢给宝宝拍照,但很少让宝宝照镜子。
几个月的小婴儿就算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也没什么反应,可能会把镜像但当成另一个小朋友,跑到后面看,甚至会被吓哭。
宝宝不敢照镜子
方女士是全职宝妈,女儿已经个10个月了,平时她会陪孩子玩游戏讲故事,早先她喜欢带着宝宝照镜子。
宝宝2个月时看镜子时表情淡定没有反应,大概在5个月时靠近镜子会大哭,好像很害怕的样子。
方女士的妈妈知道后问:是不是宝宝从镜子里,看见了不干净的东西?还让她把镜子收起来,但方女士没有相信。
才知道女儿不喜欢照镜子,就暂停了这个游戏。几个月后的一天她对着镜子梳头发、护肤,女儿看到后也凑了过来。
学习妈妈的样子拍拍脸、摸摸头,看到镜子里的自己用手指着,妈妈说这是宝宝,女儿也学着说宝宝,好像不怕镜子了。
其实方女士的孩子并没有看见“不干净”的东西,而是当时还没有意识到镜子中的孩子就是自己。
宝宝什么时候能真正认识自己?
心理学家认为婴儿刚出生时没有自我意识,甚至不知道自己身体是独立存在的。
到了9个月左右,宝宝与身边事物不断接触、交互作用,才开始意识到“自我”,意味着他将进入下一个发育里程碑。
说明宝宝已经认得出自己,并进入自我意识敏感期,家长能通过孩子的几个表现判断。
宝宝有自我意识后,有哪些表现?
1)会把自己和镜像作对比
宝宝不再对镜子中的自己感到害怕,会观察镜像和自身的相似之处。例如看到镜子中的宝宝头上有花,他会伸手去摸头,看到镜子中的衣服很好看,会低头观察自己。
2)开始宣布“主权”
拥有自我意识后,宝宝的“主权意识”也越来越明显,不喜欢别人拿走他的东西,不喜欢“地盘”被占领。
3)情绪表达更丰富
当宝宝意识到自己不同于他人存在后,对自我情绪的表达也会慢慢丰富,会生气、难过、开心、表达依赖等,不再是那个只知道大哭的小宝宝。
怎样锻炼宝宝的自我意识
宝宝的自我意识是后天形成并完善的,家长可以在平时用一些小方法引导他。
★教会宝宝摸摸自己的五官,或者身体部位脚丫、肚子等,让他对身体有认知。
★看看照片和照镜子中的家人、自己,分辨出这些人都是谁。
★带着宝宝分辨哪些物品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会使他对物品归属权产生概念。
通过几件简单的小事,可以为宝宝的自我意识有启蒙作用,但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家长来维护。
如何维护孩子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宝宝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养成,除了培养孩子拥有自我意识后家长要小心维护。
1、不强迫孩子
如果孩子有类似害怕镜子的表现,不必强迫他对着镜子看,要在孩子状态好时再继续。
2、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
拥有自我意识是进步,同时也会让家长觉得麻烦,1岁左右探索期、和2岁的叛逆期都是自我意识体现。家长多些耐心尊重孩子,允许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选择喜欢的玩具。
3、积极评价
自我意识萌芽于9个月左右,在不断发育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积极评价,不嘲笑他还有些幼稚的行为。
团子妈心里话:
宝宝的每一次小进步都值得鼓励,让我们一起守护他的自我意识发展阶段吧。
你的宝宝大概在几个月认识自己的?
#母婴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