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身为大明第一才子,杨慎的选美标准为何如此
TUhjnbcbe - 2025/2/22 21:43:00

都知道,明朝出了很多人物,若是论文学上的成就,杨慎未必被更多人所知。因为,这是一个出小说家的时代,雅、俗皆有。不过,杨慎也有本《杂事秘辛》(汉),本人称是从他人处所得,但有人坚称是杨慎自己所写。

那么,这本书的内容如何?

皇帝选后的事情。在一般人眼中,这后位人选首先讲究的是德,其次才是貌。若是有兴趣翻翻这本小册子,没准真的会眼界大开。

其实,这段文字现在读来,真的没有什么,若是从事某行业的人士看了,大概只会笑笑,这不就是每年例行检查的几个标准项。

节选个原文片段看看:“目波澄鲜,眉妩连卷,朱口皓齿,修耳悬鼻,辅靥颐颔,位置均适。”这不就是“五官”检查,更重要的是,皇后备选人的眉眼口鼻,都生得太美,而且“位置均适”。

其实,和现在的检查一样,看完五官,还得看皮肤和各器官。当然,现在有各种仪器,如B超,而以前全凭肉眼,更注重“形”。

如说到“胸乳”,用了一个词“菽发”。古人很喜欢用这个词,如何理解?很简单,就是指少女刚刚发育。因为,古人结婚都早,不足为怪,算是当时的标准值。

自然也会检查“臀”等各处,所用词也挺雅,而且关键强调了一点,就是“未婚”。其实,所有的检查,应是都是为了得出这个结论。

此人是谁?汉恒帝的第一任皇后,梁莹。事实上,当时的太后就是梁莹的姐姐,可见梁家权势很大,这位皇帝先是攀了亲,后才坐上帝位。

那历史上的这位皇后美不?据说无才也无貌,就是家庭背景太大,等梁家倒台后,她的陵墓规制从皇后降为贵人。

作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能不清楚这段历史吗?难不成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编个故事来娱乐下?

先来简单看看这位大才子。

说他记性好,就有一则小故事。一次皇帝突然有了兴致,考问钦天监,这是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和和制定历法的部门。当时,还有一帮翰林学士在场,问题是“星有注张,又作汪张,是何星也?”大家都懵了。

惟有杨慎如数家珍般,从《周礼》、《史记》说到《汉书》,验证他的答案“柳星”。熟读历史书籍的人,不可能不知道那些皇帝的事。

那么,为何这书非得被人说成是他伪作?

说此话的是沈德符,喜读书,据说每天要读一寸厚的书,明朝的一寸是3CM。不过,此君出生时,杨慎已经作古差不多20年了。

将杨慎说成是此书的作者,并非夸赞他。细看杨慎生平,他就是一位直言的人,哪怕自己的官途不保,也要顶撞皇帝,不愿意歪曲一点点的事实。

当年,他和皇帝朱厚熜为了“皇统”一事,关系很是紧张。于是,吃了“廷仗”,2次,间隔时间10天,差点丧命。后来,被充军云南永昌卫(云南保山县),这一流放就是30多年。

若是杨慎就此受到打击,文风改变,写写一些“小文”,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人家压根就没任何消极情绪,看看他在云南时的一些创作:

“苍山峡束沧江口,天梁中断晴雷吼。

中有不断之长风,冲破动林沙石走。

咫尺颠崖迥不分,征马长嘶客低首。”

(海风行)这哪有迷恋什么“香艳”的情愫。

他在云南时,坚持做学问,写了很多笔记,如《南诏野史》、《云南通志》、《云南山川志》等。虽然,他一生跌宕,但《明史》的评价很高,“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

至于那本《秘辛》,若杨慎说他在云南所得,那应是没错。不过,这小册子在他眼中,只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他也不会为了此事多费什么口舌。

不过,这事在某些人眼中,应是蛮大的事情。大家都说他“记诵之博”,那就找个反证,反正那时杨慎也不会从某个地方跳出,为此事对峙。

其实,有时看古人互掐,也能长点见识。沈德符也算是位人物,自己也写了不少书,但论成就,自是比不过杨慎,真不知他的断言依据在哪。不过,他的那番言论,还真引得大家就此讨论。就连今人,也信了他的话。此君的用意,真的只是为了给那小册子找个作者?

参考资料:

1
查看完整版本: 身为大明第一才子,杨慎的选美标准为何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