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纯属原创,拒绝侵权转载!(文
肥爸)
每一个人畜无害的人类幼崽背后,都有一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老母亲。
挨幼崽耳光就是其中一难。
今天一来到办公室,就看到一位女同事脸上挂着长长一道血印子。同事们打趣道:“这是和谁去打架了,差点就要毁容了。”“我家小祖宗挠的。平时总是扇我巴掌,这几天忘了剪指甲,不仅挨揍,还见了血。”
随着宝宝不断成长,他们的小手,小脚以及其他肢体和器官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当他们能够运用这些肢体和器官后,父母就成了宝宝的试验对象。有时拳打脚踢,有时胡乱啃咬。而妈妈被“打脸”就是最常见的现象之一。
为什么娃总是喜欢打妈妈的脸?其中深藏着这些原因!
首先申明一点,宝宝在这个阶段的“打脸”行为并没有攻击性,也没有暴力倾向,与宝宝的性格无关,所以还请各位家长放心。
相反,这是孩子对妈妈的爱的表现。也说明了宝宝发育状态良好,是个聪明灵气娃,所以宝妈完全不必动怒。
去年,美国公布了一项关于婴幼儿行为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婴儿在成长过程中,当他想要去触摸一样物体时,对手的使用是有变化的,从开始的手背,到拳头再到手掌。但无论是用拳头捶,还是用手抓,再或者用手掌打,从婴儿的出发点来看,都仅仅是一种触摸物体的方式。
因为在宝宝生长发育的前期,身体各项机能仍然不完善,手臂以及身体的肌肉群不能在大脑的支配下进行灵活协调的工作,而一个触摸动作的完成,不仅需要大脑给予正确的指导,还需要控制好手臂的速度和力度。这样精细的动作,宝宝在这个阶段是无法完成的,所以才会“失误”出现“打”这一动作。而且你还会发现,宝宝在“打”妈妈脸的时候,多半都处于兴奋状态。从多个角度来看,其实这就是宝宝想要抚摸妈妈而已,只不过没有控制好力度,就导致了“打脸”现象的发生。
为什么被打的总是妈妈呢?
首先,因为兴趣。宝宝在逐渐能够识别人脸以后,对人脸的五官就异常感兴趣。
其次,因为血缘。宝宝爱妈妈,在妈妈这里能够得到安全感,同时也有十月怀胎带来的默契感!所以宝宝会下意识地“打”妈妈。
被宝宝打脸后,妈妈应该怎么做?
生活中,当妈妈被宝宝打脸后,有的会哈哈大笑,有的会亲亲宝宝,有的还会炫耀孩子会打人了,当然有的也会呵斥。熟不知,妈妈的反应越激烈,宝宝打得越频繁,这样的回应正中宝宝下怀,因为只要妈妈有所反应,宝宝都会认为这样的方式引起了你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妈妈们就会迎来第二巴掌,甚至变本加厉。可见,这种反应与处理方式并不合适。那么,妈妈被打后,应该怎么处理呢?
处理办法一:不做回应
宝宝打脸行为的目的是吸引妈妈的注意。所以在宝宝打脸妈妈后,我们可以不做任何反应,以静制动。因为你越平静,他们得到的信息就会越少。当宝宝有这样的行为时,妈妈们可以轻轻地握住宝宝的小手,同时扭头或者看向其他地方,漠视他这种行为。当他发现这种行为不能吸引妈妈的注意,他自然会放弃这种方式。
处理方法二:正确引导
当宝宝打妈妈的时候,妈妈们要对宝宝的行为做引导。比如,从小时候,就拿着她的小手触摸自己的脸,然后妈妈们再轻轻摸摸宝宝的小脸,告诉宝宝这是妈妈的爱。经常这样互动,长期坚持,宝宝就会采用同样的方式去表达。此外,还可以引导宝宝,当他要打脸时,我们马上伸手迎上去,将打脸变成击掌。这样宝宝就可以喜欢上击掌这个游戏,而忘记了打脸,妈妈也可以避免总被打。
肥爸结语: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发育阶段不同,会出现不同的行为和举止。这时候父母要对这样的行为进行正确的认识,从而帮助宝宝顺利度过,避免对今后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就像宝宝出现的“打脸”行为,既不能过度紧张,也不能任凭宝宝继续。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制止和引导,也会变成不好的习惯。
因此,我们要全面了解育儿知识,正确引导宝宝成长。
今日话题:宝宝在婴幼儿时期应该接受哪些方面的教育引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