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的说法,就知道湿气有多难以祛除了。我们分别看一下。
1、艾灸
艾灸通过熏烤人体的穴位,达到温通经络,驱散寒邪。温阳补虚,补中益气等效果。
其中大血管部位,心脏部位,孕妇的腹部、腰骶部都不能温灸;头面部五官区域不能温灸;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施灸的时间长短原则:
灸从久,必须长期施行方能见功,这是指慢性病而言。一般前三天,每天灸一次,以后间隔一日灸一次,或间隔两日灸一次,可连续灸治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或一年以上。
如果用于健身灸,则可以每月灸三五次,终生使用,效果更好。
2、运动
运动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和体质,适量运动。出汗太多也不好。夏天要注意防暑降温,其他季节可能又不会出太多汗,所以有个网友说她一直运动,还有湿气。
温馨提示:运动结束后,补充一点淡盐水。
3、桑拿和汗蒸两者有区别
温度:汗蒸是恒定的温度,42--45摄氏度之间,而桑拿的温度高达60--70℃;
排汗原理:汗蒸是由内而外的正确排汗,是利用电气石的的能量使身体达到养生保健美容美体的目的,而桑拿则是通过高温由内而外的表皮排汗;
排汗效果:汗蒸排出的汗是没有味道的,待汗干了后皮肤非常光滑,还不用洗澡,而桑拿就不一样了,必须洗澡后才能消除汗臭味。
注意事项:
桑拿不适合未生育的年轻人,因为蒸的时候温度过高会导致精子死亡,造成不育。
汗蒸结束后6小时内不宜淋浴,淋浴会减损汗蒸的保健效果。有心脏病、肺结核、严重皮肤病、高血压、肿瘤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不能汗蒸。
3、足浴
足浴是保健疗法中的一种,可以促进人体脚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睡眠,美容养颜,增加抵抗力,改善脚部经络,促进人体健康的目的。
一年四季都可以泡,每次泡到微微出汗就可以了。需要坚持。
不适合足浴的人群:
严重心脏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脑溢血未治愈者;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出血性疾病,败血病等患者;对温度感应失去知觉者;严重血栓患者;心脏病患者;孕妇;小孩(应在成人帮助下使用);对温度感应迟钝者(应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就不适合足浴。
看完之后,没法说哪种更好,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祛湿养生方法最好。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祛湿的同时要健脾。除了艾灸,这几种方法都没有健脾的效果。
因为脾虚不能化水湿,还会有湿气,这就是那个朋友说一年四季跑步还有湿气的原因,内调理也很重要。
吃什么食物可以达到全身祛除湿气,达到内调效果?
1、可以用炒制的薏米煮汤,薏米是寒凉的,只能去湿,不能健脾。长期吃寒凉的薏米,伤害脾胃。炒制后有健脾功效,且规避了寒凉。
2、芡实祛湿健脾强肾的效果也非常好。
3、山药健脾强肾,润肺效果好。很多中成药里都有山药,河南温县的铁棍山药药效最好。淮山药差些,我们平时吃的一般是菜山药。
4、夏天吃冬瓜也可以如湿热,湿寒严重的人还是少吃寒凉的东西。
5、马齿觅也可以去湿气,马齿觅是野菜,一般都是寒凉的,去火效果好,所以寒湿严重的人要少吃。
想要去湿气还要了解湿气是怎么来的?掌握了以后尽量避免,不要一边去湿气,一边还在产生湿气。
脾胃不好;喜欢吃甜食;
喜欢吃肥甘厚腻食品,无肉不欢;
喜欢吃生冷,喜欢喝酒。喜欢熬夜,睡眠差;
久坐不动,夏天吹空调太多,不通风;
不吹干头发就睡觉;
生活在湿热地带更得注意了。
调理身体的过程你会发现,是在不断改变自己不良习惯,再加上内调外治,才能达到最好的去湿气效果。按照自己的体质养生,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