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脸蛋在现代社会基本上成了一张王牌通行证,外貌协会已经成了全人类人数最大、分布最广、历史最悠久的社会组织。在你身边一定也能找到这样以貌取人的朋友。实际上,从古至今,人类“以貌取人”的坏毛病就没有改变过。你也许期待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会忽视外貌,看到我们的灵魂深处,但古希腊思想家却像中国的算命先生一样,对脸蛋的考究细致到了惊人的地步。亚里士多德认为那些长着厚嘴唇的人会是愚蠢的,就像厚嘴唇的驴,而那些薄嘴唇的人,则像薄嘴唇的狮子,会很骄傲。头发松软的人很懦弱,头发刚硬的人则会勇敢无畏。
到了今天,仍然有许多人在见到一个陌生人时,主要从他的脸蛋、着装猜测他的性格。这种“看脸”的偏好已经被证实是大脑的一种自动检索反应,大脑能用不到13毫秒时间判断一张脸好不好看,“以貌取人”也算得上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得到的一项强大技能了。人类的很多感觉,其实是经过几千几万年的选择后印刻到本能里的。比如对屎、尸体这种臭味的厌恶,本质上是对排泄物和腐生物里细菌、毒素等的厌恶。曾经肯定有不厌恶这种味道的人,但是后来,他们的死亡率远远高于厌恶这种气味的人,于是,他们就被淘汰了。
而颜值也是一样,本质上来说,并没有高颜值、低颜值,只有喜恶。人类发现,对这种长相的同类都有好感,大概是因为这种长相的人一般伴随着强壮、责任感、繁殖能力等等,有利于自己基因的传播。我们为什么会喜欢美女帅哥呢?因为他可能更健康啊!设想一下,一个族群里的人一开始并没有美丑的概念,但发现有部分配偶生下的孩子不仅身体素质更好,而且更会打猎,一家人过得欣欣向荣(或许也能解释所谓的富贵相)。渐渐的大家就更倾向于找这个样子的男性或者女性做配偶,也就形成了对美丑的界定。
到了文明社会,就变为颜值高低了。什么是在外的美呢?表现在两个地方。第一是脸部外表的悦目程度。第二是形体的优秀程度。简而言之,就是脸部的悦目和形体的健康,也就是身体素质和五官的优秀。而身体的健康和外表与后代的遗传息息相关。同时这样的人更容易成长发展生存。这样才更加利于繁衍,接而生存。因为在以前的人类社会,只有家庭条件好的姑娘才能吃上偏精细的食物,而家庭条件不好的姑娘只能吃粗糙难吃的食物,比如树皮草根,这样久而久之家庭条件不好的姑娘的咀嚼肌就会比较发达,整个脸会偏方,而家庭条件好的姑娘就更容易长成瓜子脸,男生肯定更希望与条件更好的瓜子脸姑娘结合,久而久之瓜子脸这个特征就成为了我们男生评价女生漂亮这个标准的一部分。其他比如“乌黑亮丽的秀发”这一标准一样代表着该姑娘的家庭条件和姑娘本身的健康与营养水平。
当别人问起喜欢什么类型的异性时,把美貌换成性格就三观正了?但真的是自己看上的不仅性格好而且家境比较富裕又长得好看,这个并不冲突吧。“以貌取人”并不是是三观不正。“相由心生”一说有点玄,可实际上,一个人的性格多多少少能在他的脸上反映出来。他是不是经常笑,笑到什么程度,他是不是始终很严肃,还是很放松,他平时常处在什么表情下。这些都绝对是反映性格特质的标志。长年累月下,这些标志会在他的脸上留下特定的皱纹、面部结构、习惯动作。要仔细探究以上内容不容易,阅人无数者其实也不用这么干,他们只需要见到足够多类型的人,心中有各种性格的模板,以后见到陌生人直接套用就可以了。
实际上,“以貌取人”的貌由更多东西组成,甚至被左右,比如拍摄照片的技术,照片拍摄者的个人判断投射,照片选择者(自我选择)的喜欢或许就在“貌”里面。如果将“貌”再扩大,不再局限在照片式的,那么就是第一印象这一层了,就是个人认知力的表现了,在此,“以貌取人”不是说某种貌对应某种深层属性的客观性,而是基于个人喜好和能力的一种反应。“以貌取人”的依据是不能推而广之的,它们只适合自己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