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生活中当中都会十分在乎自己或是他人的外貌,比如说那些“颜值党”,他们几乎只看一个人的外表。那么对于他们而言,到底什么样的外貌才是所谓“好看”的呢?是五官更重要还是其他部位呢?
关于这一问题,德意志著名心理学家、研究人类行为的库尔特·乐文认为,人们在识别他人的面部时,是存在一个过程的。这一过程属于一种类似于视觉加工的过程。
知觉加工的概念
那么究竟何为视觉加工呢?这一过程其实是指,当一个人在对另一个人的面部进行观察时,会进行一种“整体”上的处理;而当视角聚焦于其五官时,进行的则是一种“局部”上的处理。
这样来说可能是比较抽象,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描述来体会这种过程。比如说关于这一行为,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十分经典的心理学实验。
实验内容为将一些比较常见的几何图形进行倒置,使其看上去类似一个人的面部。科学家们发现,即使是年龄很小的儿童,也能够将图形与人的面部联系起来。
这种将近似图形“转换”为人类面部的处理过程,就是一种“整体”视角的加工过程。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是近些年来在网上很火的一个心理学流派。这一流派的观点认为,人类对于他人面孔的感知,往往是聚焦于整体的。就像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强调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一样,人们往往会重视整体。
比如说生活当中会存在这样一些长相的人:他/她们的长相给人感觉十分的舒适,我们会下意识地认为其外貌十分出众。
但是细究之下会发现,他们的五官却并非十分精致,甚至存在一些缺陷。这就证明了之前的这种观点。
也有一种长相被称之为“耐看型”,即越看越觉得好看,与这种整体上好看但是局部存在某些不足的情况便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
当然,除了这种心态,还有一种原因也会导致人们会更加在乎一个人长相的整体。比如说,我们在欣赏一些艺术品以及作品时,也会从整体上去把握其外貌,如形状、大小、体积等等。
进化心理学的解释
除了那些比较明显的心理过程之外,还有一种源自于生物进化心理学相关的解释。
这一解释为:生物在进化的过程当中存在这样的一个规律,那就是长相对称的往往健康状态更加良好,人类的面部自然也遵循这一规律。
我们也许会知道,人的长相往往都是存在一定的不对称性的。所以当一些科学家PS出一些绝对对称的面孔,并且展示给人看时,他们往往会认为这种绝对对称的面部会更加的美观好看。
所以我们可以得知,这种对于一种对称之美的追求,是属于一种整体上的重视。
只要大致上一个人的面部五官对称、整体看来比较大方,就可以算作是比较美观的了。
所以整体上而言,各种理论和思想印证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对于我们而言,人的面部更加重要的是脸部整体的外形与对称程度,而非五官的精致程度。
当然,这只是根据一些心理学相关的理论和思潮进行的分析,往往并非是一种绝对程度上的正确,有可能只是部分正确的。比如说有的人十分在意人的某个五官,那么当他看到一个该部位十分出众的面孔,便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也有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个体对于自己的某个五官十分满意,所以对于其他拥有相似五官的人也拥有一种好感,这也是不稀奇的。
综上所述,个体对于他人外貌的评价大体上在于脸型以及整体的状况,五官所占比重较小。其余根据具体情况还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需要依据情况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