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李某于去年年一直感觉到鼻、眼部不适,当时也没太在意,后来愈发严重了,就于年3医院就诊,一做检查就发现病症了,检查CT显示:右侧蝶窦区占位,考虑蝶窦粘液囊肿可能,其他不排除外。
(年4月14日外院片子)年4月14日外院片子年9月18日我院排CT加增强检查后医生给予较为保守的口服药物及输液治疗,同年8月25日复查CT较4月14日检查无明显变化;治疗效果未达到患者预期。患者询问其他治疗方式,医院医生考虑手术风险较高,可能导致偏瘫,建议患者保守治疗,定期复查。手术治疗的话,还是建议去较大发达城市去做……。患者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于医生的建议也颇为无奈……。
后来患者在经朋友介绍,(医院手术治疗颅底腺样囊性癌,治疗效果颇为满意,推荐他来我院就诊。)来我院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经我院耳鼻喉接诊后给予相关检查结果以“鼻咽部新生物、鼻窦炎?颅底占位?”为诊断收入院。入院后完善CT、磁共振等相关辅助检查后,患者于年9月18日查CT,结果如下:
右侧蝶窦内显示巨大囊状低密度影,大小约32×47×49mm,囊内密度大部分尚均,CT值约18HU,增强后未见明显变化,前下壁可见少许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62HU,增强后亦未见明显强化,病灶周围骨壁部分压迫性吸收,边缘清晰,向上、右、下、后分别压迫垂体、右侧鼻咽部及颅内动脉;鼻中隔后部推移并部分骨吸收,右侧卵圆孔内壁及骨性咽鼓管内侧骨质压迫性吸收,右侧中耳鼓室内及乳突小房内可见密度增高影。
查磁共振,结果如下:蝶窦内巨大囊性占位,考虑为囊肿,粘液性囊肿并少量出血可能性大,并压迫周围结构及右侧中耳乳突炎,请结合临床和相关检查。右侧蝶窦内显示巨大囊状异常信号影,大小约32×47×49mm,囊内密度大部分尚均,T1WI、T2WI呈明显高信号,前下壁可见少许低信号影,病灶向上、右、下、后分别压迫垂体,右侧颞叶、右侧鼻咽部及颈内动脉;右侧中耳鼓室内及乳突小房内可见密度增高影。
(年9月18日我院MR颅底平扫)专家考虑到手术风险因颅底占位向上、右、下、后分别压迫垂体,右侧颞叶、右侧鼻咽部及颈内动脉,术中可能出现大出血,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及损伤脑组织导致相应部位功能障碍,比一般鼻窦手术风险系数高,难度大。医院医生诊疗经验不足,不愿承担如此大的风险开展手术,所以专家都很谨慎,怕出现不可逆的医疗状况。
此手术因牵扯到颅底、鼻窦、垂体、右侧颞叶、右侧鼻咽部及颈内动脉及视神经等重要器官。所以手术中有三人操作,相互配合,术中进展顺利,无特殊情况发生。各部位成功切除及修复,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相关功能障碍及其他不适。
(术中人员配合)
术中肿物摘除后术中术中最后手术顺利完成,出血量约50毫升,术后取出物送病检,患者安返病房。
医院耳鼻喉科开展业务:全麻和局麻手术,鼻中隔三线减张矫正术,全组鼻窦功能性鼻窦内窥镜开放手术(上颌窦、前后组筛窦、额窦,蝶窦),颅底手术,颅底占位,鼻息肉摘除术,真菌性鼻窦炎手术,鼻窦囊肿,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气管切开术,全麻下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剥离切除术,全麻下小儿腺样体动力系统摘除术,H-UPPP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乳突根治术,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咽炎,声带息肉、小结摘除术。让患者不用跑北上广等城市,就能享受到良好的医疗水平。持续便民惠民,让就医不再是民生“痛点”。医院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