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护士长经验说聊聊护理界的ldquo
TUhjnbcbe - 2021/8/5 18:38:00

创新

创新一词出自《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亦指创立或创造新的。

护理,作为一门严谨、慎独、专业的学科,看似和创新格格不入。但随着人们对医疗品质期望值的不断提升,护理创新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新的诊疗模式、新的照护需求,甚至应对突发事件,既往的工作经验也许不再适用,运用创新思维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创新能力解决临床问题成为当代护士的必修课。

近几年快速康复理论在患者术后康复中的运用就是一个典型的创新概念运用。快速康复作为一种创新的康复模式,让患者动起来,改善患者照护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甚至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时代的发展,创新理念的重要性在护理人心中的位置愈发重要。

从哲学上来说,创新是一种人的创造性实践行为,循证护理理论已经成为护理领域促进实践的重要理论和指导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迸发出惊人的力量。临床吸氧技术是护理常规,默认的湿化吸氧流程工作30年来我始终严格执行。当思维改变,问一句吸氧必须湿化吗?让我们醍醐灌顶!思想改变了,实践行为随之改变。通过循证,临床干式吸氧的应用,无论是提高工作效率还是节约患者资金,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就是创新的魅力!

-01-

从认识角度来说,创新在观察和思考方面更有广度和深度。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在不断的观察和思考,往往被患者的痛苦触动,为他们的不幸感到难过。在医疗高度发展的今天,特鲁多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仍然被医护默诵,身体力行!创新是无限的,所以我们的改变也是无限的,让无限的创新成为我们帮助患者的无穷利器。

我们看到创新的幼苗已经蓬勃生长。在刚刚过去的振德杯护理大赛中,仅仅浙江赛区就有多项护理创新项目踊跃报名参加,经过初赛、复赛、决赛层层选拔,浙大二院护理团队的9个项目脱颖而出,其中“量控湿化加温喉造口过滤保护罩”斩获创新转化类一等奖;“预防下肢废用综合征的康复装置”获得创新培育类二等奖;“动脉留置导管接头可视减压贴”等获得创新转化类三等奖;多个项目获优秀参赛奖。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在所有的获奖项目中我们都看到了仁爱的影子,缓解患者痛苦、预防患者血栓形成、帮助患者生活自理、确保患者安全,所有的创新围绕“患者”二字,我们用创新完美的诠释了“常常去帮助!”

-02-

矛盾是创新的核心。也许有的同行会说,我天天做这些工作,我不知道哪儿还能创新,墨守成规和创新是矛盾的,这时候你就要问问自己:我的忙是否是无效劳动的影子?我的工作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外科系统,术后的营养非常重要,当看到喉癌术后的患者依赖胃管鼻饲,为了胃肠道营养不得不整日卧床鼻饲,慢慢煎熬康复时光,无奈的眼神仿佛在倾诉需求,而同事们手上厚厚老茧也仿佛告诉我,真的尽力了!看到事物矛盾点仿佛听到冲锋的号角,迎难而上才是浙二人的秉性!创新小组开始头脑风暴,讨论点很简单:怎样才能“吃好”?患者怎样才能活动自由?怎样才是安全的改进?新的创新很快在讨论中产生,“普食研磨恒温自动灌注营养输注器”成为一种营养神器,并在第五届广济创新项目大赛中获三等奖。

-03-

创新不会是一次性的,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它永远是对事物的"怀疑",是永无止境的。它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抑或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我们有了创新的设想就要想办法把它运用到临床中去,看到它发挥临床作用,然后再去不断完善它。气切伤口护理属于护理常规,但气道痰液渗入气切纱布感染伤口,湿化管胶布固定容易滑脱且影响排痰就是对常规气切护理短板的否定,保护伤口从预防开始就是新的思维模式,我们设计了“一种气道湿化管固定防痰片”,隔离了伤口和痰源,固定了湿化管,运用临床已经四年,经过不断的调整修改,已经成为气道护理必备物品。创新在不断否定和肯定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04-

任何创新都需要进入临床去验证,让创新服务临床,反之则是纸上谈兵。3月22日,财*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决定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以更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信息开放和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供给,推动专利技术转化实施,唤醒未充分实施的“沉睡专利”,一纸通知让广大的创新人看到了希望,也为创新的未来提供了有力保障。

护士长在科室管理中既要有原则性,明确疾病管理要点、治疗方案,安排完成各项护理项目,让日常工作按照既定的流程去推动;也要有创新性,在临床实践中主动去发现问题,大胆设想,不被常规护理困住手脚;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有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同时也要有科学思维:相似联想、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动态思维,养成经常查阅专利网页,同产品介绍等的习惯,这些习惯能很好的启发我们的思维能力。

当然,临床工作很忙,我们没有大块的时间投入到创新研究中,但时间是可以统筹安排的,也是可以挤压的,正像俞申妹护士长“且说忙字”一文中讲到“我们忙而思考着”。当然,对于事物的思索,首先得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所在会让你乐不思蜀,即使熬夜查阅资料,设计图纸,也会让你在一次次设想的结果前欢欣鼓舞忘却疲乏。其次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需要的,会让你颇有成就感而支持你一直探索下去。当看到临床的患者因为我们的创新而缓解痛苦,相信你也会更有动力,也许这就是浙二精神吧!就像吕敏芳护士长在“谈人文”中说的:当以赤子之情怀,医者之仁心,求同存异,在创新中发展和壮大!

俞雪飞

副主任护师

浙大二院耳鼻咽喉科护士长

临床一线工作31年,主持教育厅课题1项,省卫生厅课题1项,参与2项;申请专利5项;发表论文十余篇,作为编委出版著作2本;作品著作权登记证书1本。

在实践中摸索并进行临床研究和创新,获10余项创新奖项。

文|五官科俞雪飞

审核|护理部兰美娟杨燕

责任编辑|护理部宣烨菁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护士长经验说聊聊护理界的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