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皇甫谧生平
TUhjnbcbe - 2021/8/20 19:31:00
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 http://m.39.net/pf/a_4658926.html

皇甫谧生平

皇甫谧(公元—年),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人。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史学、医学诸方面都很有建树,古人曾赞云:“考晋时著书之富,无若皇甫谧者。”

皇甫谧出身于东汉名门世族,六世祖皇甫棱为度辽将*,五世祖皇甫旗为扶凤都尉,四世祖皇甫节为雁门太守。节之弟皇甫规是个文武全才,时为安羌名将,官至度辽将*、尚书,封寿成亭侯,为凉州四明之一。曾祖皇甫嵩因镇压*巾起义有功,官拜征西将*,太尉。后来,皇甫氏族渐趋没落,但朝中大仍不乏做官之人,皇甫谧的祖父皇甫叔献,当过霸陵令,父亲皇甫叔侯,仅举孝廉。


  皇甫谧生后遂丧生母,家道更加衰落,过继给叔父,十五岁时随叔父迁居新安(今浥池),在战乱中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自幼贪玩不习上进,跟村童编荆为盾,执杖为矛,分阵相刺,嬉游习兵。年二十(公元年)。仍游荡无度,犹不好学,人以为痴。一次,谧将所得瓜果进献叔母任氏,任氏说:“《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何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成仁,曾父烹豕从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纯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与我何有。”(《晋书·皇甫谧传》)因对之流涕,谧甚感痛,遂拜乡人席坦受书。从此改弦易辙,矢志发奋读书;二十六岁时(公元年),以汉前纪年残缺,遂博案经传,旁采百家,著《帝王世纪》《年历》等;四十岁(公元年),叔父有子既冠,丧所生后母,遂还故乡;四十二岁(即公元年)前后得风痹症,悉心攻读医学,开始撰集《针灸甲乙经》;四十六岁(公元年)时已为名声鹤起的著名学者,魏相司马昭下诏征聘做官,不仕,作《释劝论》,仍耽玩典籍,忘其寝食,时人谓之书淫;五十一岁时(公元年)晋武帝续诏不仕,相传曾到陕西陇县龙门洞、平凉崆峒山避诏;五十三岁时(公元年),武帝频下诏敦逼,上疏自称草莽臣,乃不仕;五十四岁时(公元年),又举贤良方正,不起,自表就帝借书,武帝送书—车;六十—岁时(公元年),帝又诏封为太子中庶、议郎、著作郎等,皆不应,著惊世骇俗的《笃终论》;六十八岁时(公元年),《皇帝针灸甲乙经》刊发经世,皇甫谧在张鳌坡去世,其子童灵、方回,尊父笃终遗训,择不毛之地,将其俭礼薄葬于塬边,世人称之为“皇甫冢子”。


  皇甫谧生于东汉,长于曹魏,没于西晋,在血风腥雨、病饿交加中度过了一生。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杀伐攘夺,天下离乱,民不聊生。在母腹中的皇甫谧,就嗅到了人间的血腥味,这一年(公元年),曹操杀害了躲在夹壁中的伏皇后及两个年未及笄的儿子;当他刚会呀呀学语的时候(公元年),曹操又杀害了天下名士杨修,给他上了血腥的第一课。刚过了三年,曹丕废汉帝自立(公元年),东汉亡。随后刘备在成都、孙权自武昌称帝,天下三分。公元年,魏权臣司马懿制造了“高平陵事件”,把曹爽兄弟和名士何晏、丁谧、李胜、毕轨、恒范等诛灭三族;此后,掌权的司马氏又相继诛杀了夏侯玄、李丰、张缉、高贵乡公曹髦、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嵇康;公元年,司马炎逼迫常道乡公魏帝曹奂禅位,魏亡。晋王朝统—后,没有维持多久,又爆发了“八王之乱”,西晋王朝在混乱中覆灭,接踵而来的是“五胡十六国”的长期大分裂。中国历史上几个著名战争,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皇甫谧的家乡安定郡也几易其主,成为封建势力争夺的焦点。连年征战,人口大量死亡和流徙,由汉初的14万多锐减到2万多。许多地方田园荒芜,满目疮痍,几乎成为无人旷野,曹操《蒿里》诗咏:“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正好反映了这种残败的景象。

残酷的社会生活环境,铸就了皇甫谧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人格。当他发奋读书,名声渐起时,周围的人就劝他修名广交,他认为:“非圣人孰能兼存出处。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作《玄守论》,提出了“贫者士之常,贱者道之实,处常得实,没齿不忧,孰与富贵扰神耗精者乎!”的观点,表达了他不与世俗流趣,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思想。

皇甫谧与流俗异趣,不趋炎附势,累官不仕,专一著述为务,著书颇丰。《帝王世纪》、《年历》、《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郡国志》、《国都城记》等文史著作广采百纳,博据考稽,建树史学,对三皇五帝到曹魏数千年间的帝王世系及重要事件,作了较为详尽的整理,在史前史研究领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把史前史的开端推到了“三皇”时代。

十二卷的《*帝针灸甲乙经》在总结、吸收《*帝内经》、《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许多古典医学著作精华的基础上,对针灸穴位进行了科学的归类整理,在医学领域矗起丰碑。该书共收录穴名个,比《*帝内经》多出了个。明确了穴位的归经和部位,统一了穴位名称,区分了正名与别名。介绍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宫科等上百种病症及针灸治疗经验,并对五脏与五官关系、脏腑与体表器官关系、津液运行、病有标本、虚实补泻、天人相应、脏腑阴阳配合、望色察病,精神状态、音乐对内脏器官的影响等问题都作了探讨和理论上的阐述,奠定了针灸学科理论基础,对针灸学以至整个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的针灸医学不但在国内得到飞速发展,并且已经风靡世界,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正式批准,把针灸列为治疗专项,为此,皇甫谧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世界针灸学之祖”、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

崆峒国医
1
查看完整版本: 皇甫谧生平